您好,欢迎来到指点兔!
[全国]

国家卫健委通报19名专家被处理

发布时间:2024-11-15 11:17:23
浏览:89

国家卫健委通报19名专家被处理

国家卫健委通报 19 名专家被处理,这一事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维护评审公正性

确保结果公平:评审工作的公正性是科研项目立项的关键,关乎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些专家的不良行为,如长时间迟到且编造不实理由、多次长时间离线、离席、关闭摄像头或未在独立封闭空间评审等,可能会对评审结果产生影响,破坏评审的公平性。对他们进行处理,能够确保评审结果真实反映项目的价值和意义,使优秀的科研项目得到应有的支持。


强化制度权威:按照《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央财政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 项目 (课题) 评审专家不良行为管理办法》等规定对专家进行处理,彰显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表明在科研评审领域,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制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从而促使评审专家和相关人员更加自觉地遵守评审规则。


规范专家行为

明确行为底线:此次通报明确了评审专家在工作中的行为底线,为专家们敲响了警钟。专家们应以此为戒,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评审工作中遵守时间、保持专注、确保评审环境的独立性和保密性等,以更加严谨、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责。


提升职业素养:作为评审专家,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一事件提醒广大专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坚持良好的学风作风,恪守科学道德准则,强化责任担当,以维护科研评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促进科研环境健康发展

营造良好风气:一个健康的科研环境需要公平、公正、透明的评审机制作为支撑。对违规专家的处理,有助于在科研领域营造风清气正的创新生态,遏制不良行为的滋生和蔓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激励科研人员通过正当途径开展科研活动,凭实力争取科研资源和项目支持。


增强公众信任:科研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对科研领域的信任至关重要。这一通报向社会展示了国家对科研评审工作的严格监管和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有助于增强公众对科研工作的信任,使公众相信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是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的,从而更好地支持和参与科研事业的发展。


推动科研评审体系完善

发现管理漏洞:19 名专家出现不良行为,也反映出在评审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这促使相关部门对评审流程、监督机制等进行深入反思和审视,查找问题所在,进一步完善评审体系,加强对评审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探索监管模式:此次事件为科研评审体系的改革和监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相关部门可以以此为借鉴,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和监督机制,如加强对评审专家的背景审查、建立更加严格的评审过程记录和追溯制度、引入第三方监督等,不断推动科研评审体系向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方向发展。


11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通报,对评审专家不良行为作出处理。

通报称,科技发展中心于2024年6月18日至7月25日组织开展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评审,共组织728名专家使用多场景视频系统完成评审工作。在此过程中,大多数专家能够履行职责,客观公正地完成评审任务,部分专家存在尽责和纪律方面的不良行为。


按照《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课题)评审专家不良行为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经研究审定,确定6位专家存在的长时间迟到且编造不实理由,多次长时间离线、离席、关闭摄像头或未在独立封闭空间评审等行为构成严重不良行为,给予“3年内不再邀请参与科技发展中心承担的项目(课题)管理活动”的处理;


确定13位专家存在的长时间迟到、拍摄会议材料等行为构成一般不良行为,给予“一定范围内通报”的处理。


相关处理结果已告知专家本人,并纳入科技发展中心专家不良行为清单。


通报称,科技发展中心将持续对评审过程中存在不良行为的专家进行严肃处理,请广大评审专家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坚持良好的学风作风,恪守科学道德准则,强化责任担当,共同维护公平公正的评审环境和风清气正的创新生态。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免责声明:该文章内容及资源由会员发布或转载,本站仅提供空间服务;如涉及侵权(版权/著作权/肖像权/商标等)请联系信息发布者删除,如需平台帮助请联系QQ:505857069,相关法律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8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4-17条。

© 2020 指点兔

粤ICP备18159886号 深圳市起兴互联网络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