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指点兔!
[全国]

央行等六部门公开征求意见,供应链金融要变天?

发布时间:2025-02-07 18:11:23
浏览:12

央行等六部门公开征求意见的重点信息如下:

明确供应链金融发展内涵方向、保障中小企业权益:

发展供应链金融应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服务国家战略为出发点。

商业银行要发展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开展信用贷款及动产和权利质押融资业务,推动供应链票据扩大应用。

供应链核心企业要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账款或不当增加应收账款。

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要坚持信息服务本职定位,不得直接或间接归集资金,未依法获得许可不得开展金融业务,杜绝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

规范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有效防范业务风险:

完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严格控制核心企业风险敞口,严防对核心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以及利用供应链金融业务加剧上下游账款拖欠。

严格履行贷款调查、风险评估、授信管理、贷款资金监测等主体责任,不得将关键管理环节外包。

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合作管理,定期评估合作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情况,对于存在违法违规归集资金、提供虚假客户资料或数据信息等情况的,应限制或拒绝合作。

强化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管理,完整获取身份验证、贷前调查、风险评估和贷后管理所需信息数据,加强对借款人信息的保护。

建立健全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贷款、债券、应付账款等全口径债务监测机制,认真审核核心企业的融资需求和资金用途。

明确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规范管理基本框架:

强化贸易背景真实性管理,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开立、转让应具备真实贸易背景,商业银行严格审核贸易背景材料,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应对凭证转让层级、笔数进行合理管控,对异常拆分转让行为及时进行风险核查和提示报告。

加强中小企业账款及时支付,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付款期限原则上应在 6 个月以内,最长不超过 1 年;付款期限超过 6 个月的,商业银行应对账期合理性和行业结算惯例加强审查,审慎开展融资业务。

有效防范核心企业信用风险,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融资应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担保登记;应收账款债务人到期未按约定付款,或存在发行债券违约、承兑票据持续逾期等情形的,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应及时停止为其新开立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提供服务,并建立相关业务信息归集、查询、风险监测等机制。

强化清结算业务资金安全,资金清结算应通过商业银行等具备相关业务资质的机构开展,不得以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自身账户作为资金结算账户,不得占用、挪用相关资金;商业银行要核验资金清分信息,并根据支付指令或授权划转资金。

建立多层次风险监测及管理体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实施监督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指导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开展自律管理,指导上海票据交易所组织业务信息归集,开展统计监测分析。

设置两年过渡期,自发布之日起,过渡期内各参与主体应积极做好业务整改;过渡期后,各参与主体应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加强业务规范。

一则消息在金融圈炸开了锅:央行等六部门就《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可不是一份普通的文件,它关系着供应链金融的未来走向,更与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命运紧密相连!

这次发布的《通知》一共有 21 条内容,条条都直击供应链金融的关键环节。先来说说发展方向和中小企业权益保障。发展供应链金融为了啥?就是要服务实体经济、社会民生和国家战略!商业银行得行动起来,搞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给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订单贷款这些融资渠道,还要推广供应链票据。核心企业也别仗着自己优势欺负中小企业,拖欠账款、增加人家的应收账款可不行!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也得守好本分,别想着去归集资金、违规开展金融业务,难道想把信息中介变成坑人的信用中介吗?

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管理上,也被戴上了 “紧箍咒”。信用风险管理得完善,可别一股脑给核心企业过度授信,不然上下游的账款拖欠只会更严重!贷款调查、风险评估这些关键环节,银行必须亲力亲为,外包可不行!合作的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也得定期评估,要是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限制或拒绝合作。而且,对借款人信息的保护可得重视起来,要是信息泄露了,谁还敢来贷款?

再看看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这一块。贸易背景真实性必须保证,商业银行得仔细审核材料,可别让不法分子套取银行资金。付款期限也有限制,原则上 6 个月以内,最长不超过 1 年。要是超过 6 个月,银行就得好好审查。核心企业信用风险也有防范措施,融资要登记,一旦有违约情况,信息服务机构就得停止服务。资金清结算也只能通过有资质的机构开展,可不能让信息服务机构自己乱来。

为了保障市场平稳过渡,还设置了两年过渡期。在这两年里,大家都得积极整改。过渡期一结束,就得严格按要求办事。

这次央行等六部门的征求意见,给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了规范和希望。中小企业融资或许会更加顺畅,市场环境也会更加健康。接下来,就看各方如何响应,让供应链金融真正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免责声明:该文章内容及资源由会员发布或转载,本站仅提供空间服务;如涉及侵权(版权/著作权/肖像权/商标等)请联系信息发布者删除,如需平台帮助请联系QQ:505857069,相关法律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8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4-17条。

© 2020 指点兔

粤ICP备18159886号 深圳市起兴互联网络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