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指点兔!
[全国]

京东工业第三次冲击港交所!刘强东要再造一个“京东系”神话?

发布时间:2025-04-01 20:33:24
浏览:12

3月30日,京东工业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家成立仅8年的公司,凭什么敢在两年内三次冲击IPO?答案或许藏在它惊人的利润增长里——2024年净利润从480万元暴涨至7.62亿元,增幅高达157倍!

工业品界的“京东商城”长啥样?  

京东工业的玩法,简单说就是把京东零售那套“多快好省”搬到了工厂车间。从螺丝钉到机床配件,它一口气管着5710万种工业品,相当于把全国12万家供应商的货架搬上网。更狠的是,它用“太璞”系统把采购、物流、库存全打通,号称能让企业省下15%的采购成本。

这招真管用?看看客户名单就知道了:中国500强企业有一半是它的客户,连苹果、特斯拉的国内工厂也要找它拿货。2024年营收突破200亿大关,硬生生把行业第二名的交易额甩开三倍远。

中东土豪也来捧场!  

资本市场的嗅觉最灵敏。红杉、高瓴早早下了注,连阿布扎比主权基金都带着3亿美元入场。现在公司估值冲到485亿,刘强东个人持股3.68%,这些数字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原来工业供应链是个11万亿的超级市场,比美国大出三分之一。京东工业虽然只占4.1%份额,但它的数字化方案正像野火一样烧向传统工厂——毕竟谁不想让仓库里的备件减少30%库存呢?

亏损王逆袭记  

三年前的京东工业还在亏13个亿,转眼就成了赚钱机器。秘诀就藏在两招里:一是把全国仓库联网,让北京工厂能调广州仓库的货;二是用AI算法预测采购需求,据说连设备什么时候要换螺丝都能算准。

不过这碗饭也不容易吃。工业品采购动不动就要特种资质,还得懂行话——买轴承得报清楚是深沟球还是圆锥滚子。京东工业拉来12万家供应商,硬是把77个大类商品摆成“工业超市”,这才啃下硬骨头。

刘强东的第六个IPO  

如果这次闯关成功,51岁的刘强东将迎来人生第六个IPO。从京东物流到京东健康,每次分拆都像在复制京东模式。但工业赛道可比卖家电复杂得多:要搞定国企采购流程,要比拼专业技术服务,还要和传统经销商抢饭吃。

招股书里藏着隐忧:虽然利润暴涨,但16%的毛利率比京东零售低一大截。海外扩张、技术投入都需要烧钱,上市募资的子弹必须用在刀刃上。

下一个战场在哪?  

京东工业已经开始渗透BOM市场——这是给汽车、手机厂商直供原材料的生意。想象一下,未来小米造车用的芯片,可能直接从京东工业的仓库发货。这种从“后勤管家”变身“生产伙伴”的野心,才是资本看好的真正底牌。

不过挑战依然摆在眼前:如何把货更快送到西北矿区?怎样说服老师傅们放弃合作多年的经销商?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决定京东工业能否真正复制京东零售的奇迹。

工业互联网的风口正在呼啸,京东工业这艘巨轮能否乘风破浪?港交所的钟声,或许会给出第一个信号。


免责声明:该文章内容及资源由会员发布或转载,本站仅提供空间服务;如涉及侵权(版权/著作权/肖像权/商标等)请联系信息发布者删除,如需平台帮助请联系QQ:505857069,相关法律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8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4-17条。

© 2020 指点兔

粤ICP备18159886号 深圳市起兴互联网络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