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向全球:谁在流血?谁在哭泣?
“对等关税”落地,全球市场一夜变天
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消息一出,美股期货暴跌超4%,原油、比特币集体跳水,黄金冲上3128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这次关税的“无差别攻击”,直接瞄准中国、欧盟、日本等主要顺差国,汽车、半导体、农产品无一幸免。美国加权平均关税率从2.5%飙升至25%,创下1910年以来最高水平。
“美国消费者准备好了吗?”
加征关税本质是向企业和消费者征税。高盛测算,美国核心通胀或在下半年冲至3.5%,GDP增速将下滑1.3%,失业率升至4.5%。中金公司更警告,美国可能陷入“滞胀”——物价飞涨,经济停滞,美联储降息无门。
举个现实例子:一台中国制造的扫地机器人,原本在美国售价300美元,关税加至34%后,价格直奔402美元。美国消费者真的愿意买单吗?
盟友反目,全球产业链遭“断链”
日本汽车业首当其冲
日本经济学家前田和马算了一笔账: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24%关税,日本对美出口或骤降30%,连带零部件、钢铁等产业链集体受创,GDP至少拖累0.8%。“汽车工厂减产,下游的轮胎厂、玻璃厂怎么办?失业潮可能比关税更可怕。”
欧盟“硬刚”:大豆换汽车?
欧盟已列出260亿美元报复清单,美国大豆、玉米、波音飞机全在靶心。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直言:“贸易战没有赢家,欧洲必须加速经济独立。”
中国出口承压,内需能否接盘?
中国对美出口约占总量1/7,若关税升至34%,出口或萎缩30%,GDP增速可能下降0.8%-1%。尽管政策端发力扩内需,但消化过剩产能仍需时间。“工厂库存堆成山,工人工资怎么发?”一位浙江外贸企业主焦虑道。
全球经济逼近“至暗时刻”
衰退概率飙升
高盛将美国未来12个月衰退概率从20%上调至35%;惠誉警告,全球可能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一触即发。
供应链“逆全球化”
一台iPhone的零部件来自43个国家,但关税战迫使企业重建供应链。“效率让位于安全,成本至少涨20%。”一位电子代工厂负责人坦言。
318万亿美元债务压顶
全球经济疲软下,各国财政空间缩水。日本一边承受日元贬值压力,一边为国防和福利开支发愁;发展中国家若遭遇资本外流,主权违约风险陡增。
历史会重演吗?1930年代大萧条阴影浮现
巴黎国际商会副秘书长安德鲁·威尔逊发出警告:当前关税战与193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如出一辙,“恶性循环可能引发大萧条式危机”。当年美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全球贸易缩水66%,这次呢?
结语:关税不是答案,对话才是出路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疾呼:“该用对话解决争端,而非关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更直言:“不确定性正拖累全球增长。”
特朗普的“交易艺术”,能否换来美国制造业回流尚未可知,但全球产业链的裂痕,或许需要一代人来修复。
(本文综合自新华社、央视、路透社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