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上海汽车圈又有大动作,雷克萨斯确定要在上海独资建厂,预计 2027 年正式投产,这消息一传出,直接在汽车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直以来,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都有着独特的地位。2004 年,它以 “凌志” 之名进入中国,凭借 “匠心工艺” 和 “日式尊崇服务”,硬生生在德系三强垄断的豪华车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这么多年,雷克萨斯坚持全进口,不参与国产化价格战,销量还挺不错,2019 年更是以进口车身份突破 20 万年销量。
可时代变得太快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浪潮汹涌澎湃,雷克萨斯也坐不住了。为啥它偏偏选中上海建厂?这背后原因可不少。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那可是汽车产业的 “风水宝地”。这里产业链超成熟,从汽车零部件生产到整车组装,各个环节都不缺;物流网络四通八达,产品运输超方便;还有大量专业汽车人才,技术研发有保障;市场规模也大,买车的人多,完全不愁销路。换个地方,哪能有这么好的条件?
从丰田的布局来看,雷克萨斯国产化意义重大。丰田章男提出 “BEV 工厂” 计划后,雷克萨斯要验证 e-TNGA 架构高端化能不能成功落地。而且,丰田已经和不少中国企业合作,像和比亚迪合作刀片电池技术,新一代纯电车型还打算用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这么一来,雷克萨斯国产后,在三电技术和智能座舱方面,能和中国供应链深度绑定,本土化适配速度肯定大大加快。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更多 “中国专属” 技术出现在雷克萨斯新车上,这对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可太大了!
不过,雷克萨斯国产化也面临挑战。有人担心,国产化后 “进口光环” 没了,还能卖得动吗?现在新势力都流行直营模式,这会不会冲击雷克萨斯原来的经销商体系?这些问题都不好回答。
但不管怎么说,雷克萨斯在上海独资建厂,对中国汽车产业意义非凡。当下正是中国汽车产业 “换道超车” 的关键时候,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改变了全球电动车格局,蔚来、理想等本土品牌在高端市场也站稳了脚跟。雷克萨斯的本土化,不只是一个品牌的发展策略,更像是一个样本,让大家看看跨国车企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到底怎么重新找回竞争力。
二十年一轮回,雷克萨斯国产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商业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不断自我革新,才能跟上时代脚步。这次建厂是个新起点,以后雷克萨斯或许会更懂中国消费者,响应速度更快,和中国市场融合得也会更深。未来,它用中国制造的电动车会讲出怎样的 “东方智造” 新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