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指点兔!
[全国]

北京上市公司总市值稳居全国第一!科技与资本如何擦出火花?

发布时间:2025-02-05 17:56:09
浏览:10

截至2024年底,北京A股上市企业总数达476家,总市值突破26.31万亿元,连续多年蝉联全国榜首。这一数字占A股总市值的28%,几乎相当于排名第二的省份两倍。是什么让北京企业如此“吸金”?答案或许藏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联动中。  

新上市企业:科技含量拉满

去年北京新增24家全球上市公司,包括A股5家、港股11家、美股8家。令人瞩目的是,超八成企业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平线机器人、嘀嗒出行、闪送等名字背后,是北京对硬科技赛道的持续押注。 这些企业为何能快速成长?海淀区的“钻石之星”榜单给出线索——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占比近四分之一,计算机与电子设备制造紧随其后,科技浓度直接拉满。  

融资能力:钱都去哪儿了?

北京企业去年直接融资规模堪称“巨无霸”:股权融资329亿元,债券融资更飙至23.56万亿元,两项数据均居全国第一。 钱怎么花?中关村金服集团的“科技金融合伙人”计划给出方向——未来三年将提供50亿元融资服务,专攻企业扩张、收购等资金痛点。股债联动、个性化方案,资本正以更灵活姿态助推产业升级。  

区域版图:海淀为何一枝独秀?

翻开“钻石之星”百强榜单,海淀区以39家企业独占鳌头,大兴、朝阳分列二三位。中关村的创新基因仍在发酵,从雷神能源到智能充电,从北斗导航到人工智能,这里每平方公里都在上演技术革命。 而40家拟登陆北交所的企业,更透露出北京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偏爱——毕竟2023年新增上市公司中,“小巨人”占比已超四成。  

资本市场冷思考:IPO减速下的突围

虽然A股去年仅新增100家上市公司,但北京仍贡献了5家A股、24家全球上市企业的成绩单。当IPO整体趋缓,北京企业凭什么逆势而上?答案或许是“质量优先”——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67%、PE/VC渗透率领先全国,资本用真金白银为技术投票。  

站在2025年初回望,北京上市公司总市值较2023年增长超5万亿元,增速跑赢全国大盘。当科技遇见资本,这里的故事远未结束——中关村的灯火依旧通明,键盘敲击声中,下一个市值神话正在酝酿。  

(注:文中数据综合自2024年首都资本市场大会报告及公开统计)


免责声明:该文章内容及资源由会员发布或转载,本站仅提供空间服务;如涉及侵权(版权/著作权/肖像权/商标等)请联系信息发布者删除,如需平台帮助请联系QQ:505857069,相关法律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8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4-17条。

© 2020 指点兔

粤ICP备18159886号 深圳市起兴互联网络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