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记者 李想
"80后老板带团队见省委书记?"14日上午,这条消息在杭州创投圈炸了锅。原来,浙江省委书记当天召集六家本土科创企业闭门座谈。参会名单一公布,不少人直呼意外——这些成立不到五年的公司,凭啥成了"省一号"的座上宾?
凭啥是他们?
推门进会场的,有做AI芯片的"芯跃科技"CEO王涛。这个85后海归去年刚把公司估值做到80亿。旁边坐着"绿能动力"创始人张莉,她的钠电池项目两个月前刚拿下国家级实验室认证。还有搞量子计算的"九章云"、玩细胞治疗的"生科奇点"、做工业软件起家的"数智工场",以及专攻新材料研发的"碳为观止"。
这些企业有个共同点:成立时间都没超过五年,但估值全在50亿以上。更绝的是,六家企业去年研发投入加起来超15亿,比某些传统行业龙头还舍得砸钱。
政府看上啥了?
"今天不念稿,就聊实在的。"省委书记开场白定调子。据参会人士透露,两个半小时里,书记问了二十多个具体问题。从"芯片流片遇到啥卡脖子环节"到"新药审批绿色通道够不够快",问题个个戳中要害。
"政府现在比风投还懂技术!"芯跃科技王涛会后感慨。他透露,书记当场拍板要建立集成电路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绿能动力张莉更惊喜——她提的钠电池产业化用地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直接留了手机号。
杭州要变天?
这场座谈释放的信号再明显不过。看看这些"小龙"的领域: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全是浙江"十四五"规划里的战略重点。有观察人士指出,杭州正在复制深圳"瞪羚企业"培育模式,但玩法更激进。
"传统制造企业别慌,这不是要换赛道。"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解释,"我们既要老树发新芽,也要新苗成大树。"数据显示,这六家"小龙"去年带动上下游企业超200家,光新增就业就有8000多人。
年轻人能扛旗?
最引人注目的是参会企业家的年龄结构。六位创始人平均年龄34岁,最小的"碳为观止"CEO陈默才28岁。这些年轻人敢闯敢试的劲头,在会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实验室做出石墨烯量产技术那天,投资人凌晨两点带着Term Sheet(投资条款书)来敲门。"陈默的发言引来一片笑声。书记却认真追问:"现在量产良率多少?成本降下来没有?"
浙江要打什么牌?
这场座谈会后,政策礼包正在路上。消息人士透露,浙江拟设立5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重点扶持硬科技初创企业。更让创业者心动的是,省里正在研究"创新容错机制",关键技术攻关失败项目有望获得补偿。
"别的地方在抢企业,我们在抢未来。"省委书记总结时的话,或许道出了浙江的新算盘。当别的省份还在盯着GDP数字,这片民营经济热土,已经开始为十年后的产业格局埋下火种。
看着这些年轻人走出会议室时发光的眼神,谁还敢说浙江只有"老钱"?这场特殊的"相亲会",没准真能相出几个改变行业的"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