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指点兔!
[全国]
中企纵横企服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北京市
联系:孙经理
总阅读量:15783

私募合规风控要点大全

发布时间:2022-06-27 19:20:30
浏览:550

 私募合规风控要点大全

  01登记备案及信息报送合规性

  一、管理人登记:向业协会登记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并按照《私募办法》规定更新登记信息。

  二、备案:私募理人应在私募募集完毕后20个工作日进行备案,完成备案后方可进行投资运作,备案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并按照《私募办法》规定更新备案信息。

  三、信息报送:发生重大事项的,应及时向业协会报告;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4个月内,应向业协会报送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和所管理私募年度投资运作基本情况。

  02内部管理及运营规范性

  一、制度完备性及执行有效性: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制定防火墙制度与业务隔离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授权制度;风险管理框架及制度、运营风险控制制度;私募宣传推介、募集相关规范制度,合格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合格投资者风险揭示制度,合格投资者内部审核流程及相关制度,募集机构遴选制度(如涉及委托募集);信息披露制度;私募财产与私募管理人固有财产之间、不同私募财产之间、私募财产和其他财产之间的财产分离制度,私募托管人遴选制度(如涉及托管)、保障私募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如未进行托管),机构内部记录制度,防范内幕、利益冲突的投资制度,公平制度(适用于私募投资业务)、从业人员买卖申报制度(适用于私募投资业务),并得到有效执行。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及评价,排查内部控制制度应存在缺陷及实施中应存在问题,并及时予以改进,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二、内控体系:治理结构、组织结构、风险评估体系、业务流程控制、授权控制、投资业务控制等应健全有效。

  三、人员配备:应具备至少2名高级管理人员;应设置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级管理人员;合规风控负责人不得从事投资业务。

  四、人员资格:从事私募投资业务的各类私募管理人,其高管人员(包括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总经理、副总经理、合规风控负责人等)应取得从业资格;私募从业人员应取得从业资格(适用于私募投资)。从事非私募投资业务的各类私募管理人,至少2名高管人员应取得从业资格,其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合规风控负责人应取得从业资格。

  五、资料保管:应妥善保存私募投资决策、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的记录及其他相关资料,保存期限自清算终止之日起不得少于10年。

  六、完备性(适用于2016.7.15之后):应按照《私募投资合同指引》有关要求完善公司章程、合伙协议和合同(区分公司型、合伙型、契约型),应包含有关必备条款。

  七、化运营:不得兼营与私募管理无关或存在利益冲突的其他业务,特别是不得兼营民间、民间、业务、小额、小额、P2P/P2B、、保理、、房地产开发、平台等业务。

  03募集行为合规性

  一、向合格投资者进行募集:机构净资产应不低于1000万元,个人资产应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单个投资者投资于单只私募的金额应不低于100万元。投资者应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二、投资者人数合规性:单只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人数。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型及有限合伙型不得超过50人;其他类型不得超过200人。

  三、投资者风险评估:应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应采取评估,由投资者书面承诺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2016年7月15日后的募集行为应要求投资者提供必要的资产证明文件和收入证明。

  四、募集方式合规性:不得通过下列媒介渠道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1.公开出版资料;

  2.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单、布告、手册、信函、传真;

  3.海报、户外广告;

  4.电视、电影、电台及其他音像等公共传播媒体;

  5.公共、门户网站链接广告、博客等;

  6.未设置特定对象确定程序的募集机构、微信朋友圈等互联网媒介;

  7.未设置特定对象确定程序的讲座、报告会、分析会;

  8.未设置特定对象确定程序的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介。

  五、产品推广合规性:募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推介私募时,不得存在以下行为:

  1.公开推介或者变相公开推介;

  2.推介材料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3.以任何方式承诺投资者资金不受损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诺投资者收益,包括宣传“预期收益”、“预计收益”、“预测投资业绩”等相关内容;

  4.夸大或者片面推介,违规使用“安全”、“保证”、“承诺”、“”、“避险”、“有保障”、“高收益”、“无风险”等可能误导投资人进行风险判断的措辞;

  5.使用“欲购从速”、“申购良机”等片面强调集中营销时间限制的措辞;

  6.推介或片面节选少于6个月的过往整体业绩或过往产品业绩;

  7.登载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祝贺性、恭维性或推荐性的文字;

  8.采用不具有可比性、公平性、准确性、权威性的数据来源和方法进行业绩比较,任意使用“业绩”、“规模”等相关措辞;

  9.恶意贬低同行;

  10.允许非本机构雇佣的人员进行私募推介;

  11.推介非本机构设立或负责募集的私募。

  六、风险揭示充分性:应制作风险揭示书,向客户充分揭示投资运作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明确约定由客户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客户应签字确认。

  七、销售适当性: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私募进行风险评级,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的投资者推介私募。

  八、委托募集合规性:委托募集的,应对代销机构进行遴选,并对其募集行为进行持续有效监督。

  04适当性管理有效性

  一、制度机制:应制定适当性内部管理制度,明确投资者分类、产品或者服务分级、适当性匹配的具体依据、方法、流程等。应制定并严格落实与适当性内部管理有关的限制不匹配销售行为、客户回访检查、评估与销售隔离等风控制度,以及培训考核、执业规范、监督问责等制度机制。

  二、投资者分类:应按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和《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有关规定,进行投资者分类,包括了解投资者基本信息、对投资者进行细化分类、对普通投资者和投资者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转化等。

  应参考《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附件列示模板拟定《投资者基本信息表》《投资者风险测评问卷》《投资者类型及风险匹配告知书及投资者确认函》《风险不匹配警示函及投资者确认书》《投资者转化表(转普通及普通转)。应建立投资

  评估数据库。

  三、产品服务分级:应按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和《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有关规定,进行产品分级。应参考《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附件列示模板拟定产品服务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划分产品或者服务风险等级时,应了解相关信息并综合考虑有可能构成投资风险的因素。存在特殊因素的产品或者服务时,应审慎评估其风险等级。

  四、适当性匹配:应按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和《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有关规定,进行适当性匹配。投资者主动要求购买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服务、向普通投资者销售高风险产品服务时,应能履行相应的程序和特别注意义务。

  五、动态评估:应根据投资者和产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变化情况,主动调整投资者分类、产品或者服务分级以及适当性匹配意见,并告知投资者上述情况。

  六、告知警示:针对下列四种情形,应履行告知警示义务:普通投资者申请成为投资者;向普通投资者销售高风险产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根据投资者和产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变化情况,主动调整投资者分类、产品或者服务分级以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经营机构向普通投资者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通过营业网点向普通投资者进行告知、警示,应全过程录音或者录像;通过互联网等非现场方式进行的,应完善配套留痕安排,由普通投资者通过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的电子方式进行确认。对投资者进行告知、警示的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语言通俗易懂。

  七、风险揭示:向普通投资者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前,应告知下列信息:

  1.可能直接导致本金亏损的事项;

  2.可能直接导致超过原始本金损失的事项;

  3.因经营机构的业务或者财产状况变化,可能导致本金或者原始本金亏损的事项;

  4.因经营机构的业务或者财产状况变化,影响客户判断的重要事由;

  5.限制销售对象权利行使期限或者可解除合同期限等全部限制内容;

  6.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适当性匹配意见。

  八、禁止不适当销售行为:不得存在下列行为:

  1.向不符合准入要求的投资者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

  2.向投资者就不确定事项提供确定性的判断,或者告知投资者有可能使其误认为具有确定性的意见;

  3.向普通投资者主动推介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者服务;

  4.向普通投资者主动推介不符合其投资目标的产品或者服务;

  5.向风险承受能力类别的投资者销售或者提供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者服务;

  6.其他违背适当性要求,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九、适当性自查:应每半年开展一次适当性自查,形成自查报告。发现违反本办法规定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主动报告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

  十、材料保存义务:应按照相关规定妥善保存其履行适当性义务的相关信息资料,对匹配方案、告知警示资料、录音录像资料、自查报告等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0年。

  05投资运作合规性

  不得有以下行为:

  1.将其固有财产或者他人财产混同于财产从事投资活动;

  2.不公平地对待其管理的不同财产;

  3.利用财产或者职务之便,为本人或者投资者以外的人牟取利益,进行利益输送;

  4.侵占、挪用财产;

  5.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利用该信息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的活动;

  6.从事损害财产和投资者利益的投资活动;

  7.玩忽职守,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8.从事内幕、操纵价格及其他不正当活动;

  9.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06信息披露完整性


免责声明:该文章内容及资源由会员发布或转载,本站仅提供空间服务;如涉及侵权(版权/著作权/肖像权/商标等)请联系信息发布者删除,如需平台帮助请联系QQ:505857069,相关法律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8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4-17条。

© 2020 指点兔

粤ICP备18159886号 深圳市起兴互联网络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公众号